百年恰是风华正茂--庆祝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5周年暨迁校65周年2021年4月8日,是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5周年暨迁校65周年。两个多甲子以来,交大人怀揣崇高理想,以中西合璧的新式教育求振兴之路,开风气之先,创造了众多科学研究领域的“第一”,以及数以万计的科研成果,其中两百多项获得国家三大奖,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应。 “产教融合、协同育人”,既是交大校庆的主题,又是交大治学的理念。在这一理念的感召和指导下,回望过往的奋斗路,眺望前方的奋进路,新时代的交大人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、魄力和担当,以改革激发动力,以创新破解难题,努力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。 新时代的大学人才培养,已经步入到了产教研融合的新模式。大学培养人才最终是要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人才,产教研融合的本质,是把大学和产业人才需求紧密相连,这也是未来大学一种新的发展形态。加强产教研协同育人,让知识服务于产业,解决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,才能更好地培育创新人才,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,打造中国西部“智高点”。 我们所处的时代,是一个呼唤创新的时代,而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。作为西安交大机械学院的一名教师,我深知要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,培养富有朝气、富有创新精神、敢于尝试的创新型人才,深入推进产教研融合,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,让学生掌握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。 西安交大机械工程教育历经百年的变迁和发展,堪称为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发展的缩影,也是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、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。作为机械学院的一名老师,我深知重任在肩,希望站在新的起点上,继往开来,为机械工程学院的专业建设出谋划策,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 多年来,我潜心于机器视觉、图像处理、运动和姿态测量、变形和应变测量等跨学科研究,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和产品,为学子们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习平台;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三维光学扫描测量系统、三维全场应变测量分析系统、三维光学弯管测量系统等产品方案均已实现了产业化,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、消费电子、航空航天、重型机械、生物医疗等行业和学科领域,创造了不菲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 新起点,新使命,新征程。巍巍交大,雄于西部,昂首迈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征程,机械工程学院也正瞄准创建世界一流机械学科,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机械工程领域高级科学技术人才,作为交大教师的一份子,我也谨记使命,时刻投入高新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开发,培养专业人才,始终把个人的奋斗和学生成才、产业需求紧密结合,做教职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! |